打印 关闭

媒体 (Media)
微信公众平台-A6工作室
mp.weixin.qq.com
媒体等级(MediaGrade)
1
版块 (Section)
新闻
发行地 (Location)
北京
论调 (Tone)
广告值 (Advalue)
30,000
版面 (PageSize)
1/1
字数 (Words)
26903
【新能源车险解决方案之】网约车队保险盈利路线图
时间:2025-06-03
URL: 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?__biz=MzA3MzIyMTgxNw==&mid=2651636913&idx=1&sn=788eeb92e18eef2cfa2cdde309f54fd9
摘要:内文为新能源车险行业报道,其中提及小言新能源的模型和风控服务较多。

一、前言  

成都,22万辆网约车,数量全国第一,远超第二名杭州的13万辆,竞争最为激烈,保险市场最具代表性。

笔者的一位朋友深耕成都新能源车险领域,我们共同走访调研了当地9家行业主体,涵盖3家保险公司、3个车队、2家保险中介及1家科技公司。调研发现,各行业主体对新能源车险市场的判断呈现"冰火两重天"的态势:有的对市场前景持乐观态度,有的则相对谨慎。不同的市场判断,催生出截然不同的发展路径。  

• 保守派保险公司,秉持“板块亏损论”,以整体亏损为由禁保网约车业务;  

• 进取派保险公司,通过筛选优质车队,通过维修网络降低成本,实现承保盈利;  

• 车队阵营分化:某中型车队(500台规模)与保险公司共建安全管理体系,赔付率76%;而有些小微车队(90台规模)野蛮生长,赔付率高达145%;  

• 中介转型阵痛:传统中介依靠信息差抽佣(3%-5%),而某中介尝试MGA模式,通过风险减量服务收取安全管理费,车队赔付率显著下降。  

这些分歧的根源,在于对网约车风险的“风险认知”,我们需先破解三大核心命题:  

如何评估车队风险等级?    

分级后采取何种风控策略?    

分类施策能否实现承保盈利?    

上述问题有了答案,“风险认知”自然趋同。


 

二、风险分级:四维模型下的ABC分类法  

借鉴小言科技的“四维模型”,我们建立可量化的车队风险评估体系(总分100分):  

(一)A级车队(评分≥90分):低风险  

特征:中型规模(200-500台)、直租模式、三星级以上车型占比超60%,司管/车管岗位配置合理。

例如:成都某车队320台车,主力车型为比亚迪秦PLUS EV,品牌件覆盖率95%、配备专职司管/车管(1:100比例),是保险公司眼中的优质客户。  

(二)B级车队(70-90分):可改造“潜力股”

 这类车队风险适中,在某些方面存在不足,通过改造有望提升风险等级。  

(三)C级车队(<70分):高风险“雷区”

特征举例:规模1000台(店大欺客),多级转租(层层转包至小型车队),车型以一星级为主(新上市或稀有车型为主,配件依赖原厂),专职安全岗配置严重不足。  

数据警示:成都某C级车队(1200台车)赔付率128%,其中维修返利导致成本虚高25%。


 

三、分类施策,精准治理
 

(一)A级车队:轻量优化,利润增长  

核心动作:  

1. 维修定价权主导:保险公司指定合作维修厂,100%推修,约定配件折扣率(大灯、保险杠等易损件平均折扣33%),电池以修为主,直接降低维修成本40%;  

2. 动态分润机制:实施“两率联动”(赔付率+费用率≤90%),超出则调高保费,低于则奖励第三方。  

(二)B级车队:组合拳改造,激活安全管理  

1. 科技赋能干预:安装智能车载设备,捕捉9项风险因子(如疲劳驾驶、频繁变道、跟车过近等),生成“司机风险画像”。15%的中高风险司机带来70%的事故赔款。  

2. 精准培训体系:对中风险司机实施线上专项课程(如针对“急加速频繁”司机推送《城市道路动能回收技巧》),高风险司机强制线下复训(含危险行为视频回放+防御性驾驶实操)。某车队数据显示,“安装设备+精准培训”3个月后,中高风险司机占比从22%降至9%,出险率下降36%;

(三)C级车队:战略性放弃,规避系统性风险  

 对小言“四维模型”评分(<70分)的车队,坚决拒保。


 

四、“零和博弈”转为“生态多赢”
 

(一)网约车领域已出现多个盈利样本:

A保险在个人网约车市场的探索已实现整体盈利;  

Y 保险陕西分公司在企业网约车市场实现稳定盈利;  

......

(二)保险与车队:安全管理的命运共同体

1、零事故是好司机的重要标签

对CP车队而言,零事故司机不仅意味着车辆稳定运营,更能带来显著的平台返利,稳定司机月返利超1000元。而对保险公司来说,零事故意味着赔付率优化。双方对“安全驾驶”的共同追求,让“零事故”成为双方的共情纽带,形成 “ 司机稳定——返利提升——风险下降 ” 的正向循环。

2、安全培训,由亡羊补牢变为未雨绸缪

传统车队常陷入“事后追责”的被动局面,事故或违章后的培训场景,收效甚微,保险公司也因高风险司机赔付压力巨大。如今,双方通过科技手段精准锁定15%的中高风险司机——这些司机虽占比小,却产生70%的赔款支出。利用智能设备捕捉急加速、疲劳驾驶、跟车过近等风险行为,并针对不同风险类型定制培训课程,既能避免全员培训影响运营效率,又能将事故率大幅降低,实现了资源投入最小化与安全效益最大化的双赢。  

(三)中介:从“信息掮客”到“风控管家”  

MGA模式实践:小言科技配套建立了20人的风控团队,为保险公司提供“车队筛选+维修网络+设备安装+系统平台+培训执行”全流程服务;以风险减量为纽带,保险、车队、中介,三方和合共生,这个曾被视为“烫手山芋”的网约车,终将成为车险行业的“第二增长曲线”。  

五、后记  

回顾过去,“中交兴路”对大货车风险评级的创新,彻底变革了大货车保险市场,率先采用这一评级体系的保险公司,选择性承保A/B低风险车辆,从中获取一波红利;而后,“所托瑞安”的车载设备,再次重塑了大货车保险格局,太保等公司也因此获利。  

当下的网约车市场,恰似十年前的大货车,从整体板块来看处于亏损状态,然而其中却存在着明显的层次差异。A级车队的赔付率≤85%,只需些许优化,便可盈利增长;B级车队赔付率在85 - 115%之间,通过一番改造同样能够实现盈利;而C级车队赔付率≥115%,远离是明智的选择。  

网约车保险的探索之路,折射出保险行业向“有温度的风险管理”的转型路径。


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对网约车保险的看法,共同探索这个充满潜力的市场!进一步交流,请扫下面二维码联系。


 



以上文字及图片的版权归属于新闻网站及相应报刊,如有疑问,请联系硕智库ai.info@zeuso.cc
Alphainfo硕智库——企业头条资讯平台 北京众辉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opyright © 2013-2023 | 京ICP备16065595号